稅務新知

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

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

 八、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
 
  (一)税务处理

                                                                 
   

类型

   
   

具体规定

   
   

1.一般性税务处理

   
   

公允价值确认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2.特殊性税务处理

   
   

非股权支付部分

   
   

股权支付部分

   
   

(轉讓方)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購方)原计税基础确认新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特殊性税务处理                                                             

  (二)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
 
  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规定的比例;
 
  3.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规定比例
 
  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情形

                                                                               
   

1.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债转股

   
   

2.股权收购

   
   

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3.资产收购

   
   

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4.合并

   
   

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

   
   

5.分立

   
   

被分立企业所有股东按原持股比例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分立企业和被分立企业均不改变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且被分立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分立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三)企业合并、分立过程中亏损的处理

                                                                             
   

类型

   
   

税务处理

   
   

企业合并

   
   

一般性

   
   

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特殊性

   
   

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

   
   

企业分立

   
   

一般性

   
   

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特殊性

   
   

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例1· 20129月,A上市公司布重大重组预案公告A公司定向增,向公司的实际控制B公司3000万股A股股票,收其持有的C公司60%的股,增8/股。收完成后,C公司A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C公司成立的注册资8000万元,其中B公司的出额为6000万元,出比例75%D公司的出额为2000万元,比例25%B公司承,本次认购的股票自束之日起36不上市交易或转让
   
  分析此次股的企所得税问题

   请分析此次股权收购的企业所得税问题
   

  

   
   

           
   
  『答案解析』——收60%股份
   
  该项交易于股。在此次交易中管所支付的价均市公司的股,但由于A公司只收C公司的60%75%的要求,因此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1)转让方:B

     
     

(2)收方:A公司

     
     

3)被收C公司

     
     

B公司权转让所得或
     
  股权转让所得=取得价的公允价值-原计税8×3000万-8000万×60%19200(万元)
     
  B公司股权转让应纳所得19200×25%4800(万元)

     
     

A公司取得C公司股计税础应公允价值确定,即2.4亿元(8×3000万)。
     
     

     
     

C公司的相所得保持不
     
  需要做税务
     
     

     
   

  『答案解析』——收75%股份  可以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
   
  

                                                               
     

①转让方:B公司

     
     

方:A公司

     
     

被收C公司

     
     

不确权转让所得,可在期避免巨所得支出。
     
     

     
     

A公司取得C公司股计税础应以被收原有计税确定,即6000万元(8000万×75%)。

     
     

C公司的相所得保持不
     
  税务

     
   

  【例2·】甲公司与乙公司成股购协议,甲公司以本公司公允价值8/股的5400万股和4800万元行存款收乙公司的全子公司丙80%的股份,而使丙公司成甲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丙公司共有股10000万股,假定收日丙公司每股资产计税础为5元,每股资产的公允价值6元,交易各方承完成后不改原有经营。三公司如何税务处?甲、乙公司如何确定各自取得的股的价格。
 
       

 甲乙公司如何确定各自取得的股权的价格.1      

甲乙公司如何确定各自取得的股权的价格.2

  特殊性税务处理——股支付部分

甲乙公司如何确定各自取得的股权的价格.3      

  特殊性税务处理——非股支付部分
  甲乙公司如何确定各自取得的股权的价格.4
       

  特殊性税务处理——
 
  收方甲公司:
 
  取得丙公司8000万股股计税计为3.60.484.08亿
 
  转让方乙公司:
 
  (1)以3.6亿为获得甲公司5400万股的计税
 
  (2)非股支付部分的资产转让所得:800万元,所得200
 
  被收丙公司:
 
  (1)相所得保持不
 
  (2税务

  可選擇==è如果采用一般性税务处
 
  收方甲公司:
 
  以公允价值4.8亿确定取得丙公司8000万股股计税
 
  转让方乙公司:
 
  (1资产转让所得:8000万元,缴纳所得2000
 
  (2)以4.32亿的公允价值作为获得甲公司5400万股的计税
 
  被收丙公司:
 
  (1)相所得保持不
 
  (2税务

         
   

  【例3·2013年某摩托合并一家小型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全部资产公允价值5700万元、全部负债为3200万元、未超过弥补年限的亏损额为620万元。合并摩托业给股份公司的股支付额为2300万元、行存款200万元。2013行的最期限的国债利率6%。若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分析可由摩托业弥补亏损

   

企業所得稅应纳税额

九、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适用率-税额-抵免税额
 
  抵免税额抵免和境外所得收抵免

         
   

*複習:税额抵免优惠-抵免
    1.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2.
企业购置上述专用设备5年内转让、出租的,应当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转让的受让方可以按照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境外所得抵免税额问题——“多不退、少要”;“分不分

  (一)抵免税额的范——直接抵免+接抵免
 
  企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直接抵免)负担(間接抵免)的所得税税额,可以应纳税额中抵免:

                                                       
   

直接抵免

   
   

間接抵免

   
   

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2.非居民企在中内设立机构、所,取得生在中境外但与机构、所有实际联应税所得;

   
   

3.居民企业从直接或者接控制的外分得的源于中境外的股息、利等益性投收益,外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
   
  直接控制:居民企直接持有外20%以上股份
   
  接控制:居民企接持股方式持有外20%以上股份

   
     

  

                               
   

境內居民企業=è

   
   

投資30%

   
   

美國居民企業

   
   

承認海外投資收益700*30%=210萬

   

負擔了境外所得稅

   

300*30%=90

   
   

前所得1000萬

   

所得稅300萬

   

稅後淨利700萬

   

 

二)抵免限
 
  我国对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在境外经缴纳负担的所得税税抵免
 
  抵免限(地)不分
 
境外所得税税额的抵免限
 
  =中、境外所得按算的应纳税总额×源于(地)的应纳税所得÷中、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算抵免限额时
 
  (1)一般企25%
 
  (2)符合件的高新技15%
 
  以、境外全部生产经营的研究开发费总额收入、售收入总额、高新技术产品(服)收入等指经认定的高新技,其源于境外的所得可以享受高新技所得优惠政策,即源于境外所得可以按照15%的优惠缴纳所得算境外抵免限额时,可按照15%的优惠算境应纳税总额

  (三)实际抵免税额—已纳税额VS抵免限 孰小原

                                   
   

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

   
   

5年度:

   
   

境外所得纳税问题

   
   

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从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经在中国境外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当年的次年起连续5个纳税年度

   
   

()多不退,()少要;分不分(:各類所得)

   
                       
   

  【例·单选题】下列于企所得境外所得应纳税额抵免限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纳税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税额,低于按算的抵免限,可从应纳税额中据抵免
   
  B.纳税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税额,超抵免限的,其超部分不得在本年度应纳税额中抵免
   
  C.纳税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税额,超抵免限的,其超部分可作为费用列支
   
  D.纳税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税额,超抵免限的,其超部分可用以后年度税额扣除的余额补抵期限最不得超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纳税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税额,超抵免限的,其超部分不可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的余

   

  十、代理填制企所得税纳税表的方法
 
  了解企所得年度纳税表的格式、容;掌握企所得算填方法。
 
  企所得缴纳方法:在月份或季度了后15内预缴所得,年度了后5算清
 
  新的企所得税纳税表自200811用。1主表,11附表

  (一)主表——表头项目:款所

                                                       
   

正常经营纳税

   
   

历当11日至1231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

   
   

报实际产经营之日的1至同年1231

   
   

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停等情

   
   

历当11日至实际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之日的月月末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生合并、分立、破、停等情

   
   

报实际产经营之日的1实际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之日的月月末

   
                       
   

  【例·单选题】某纳税2013518开业20143月申报缴纳2013年度企所得10万元,则报主管税务的《企所得年度纳税表》上的“款所日期”应为( )。
   
  A.201311日~20131231
   
  B.201351日~20131231
   
  C.2013518日~20131231
   
  D.201361日~2013123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产经营之日的1日至同年1231

   

  主表
 
  主表分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和附列四部分。
 
       

  主表的整体架构
         

  主表的整体架构
 
       

  (二)附表——1.主表与附表的
 
       
 
  2.附表一、附表二
 
  附表一《收入明表》的1行“售(营业)收入合据是业务招待广业务传费支出扣除限算基——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售收入,但是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例·单选题】下列目中在企所得售(营业)收入”填列的目有( )。
   
  A.固定资产转让
   
  B.转让无资产所有的收入
   
  C.自制售的收入
   
  D.法支付的料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BC的收入都应计营业外收入,附表一的第一行是不包括营业外收入的。

   

  3.附表三:纳税调目明表——关键的附表
 
  (1将调目分:收入、扣除资产类、准金、房地业预收收入算的预计、特别纳税调应税所得、其他等七现会计的利润总额法的应纳税所得的差
 
  (2)最关键的列:第2列,收金——纳税人在算主表“应纳税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目金
 
  (3)第29行“利息支出”填非金融企借款财务费的利息支出。

  4.附表五:收优惠明

                                                                                                     
   

一、免收入

   
   

基式优惠

   
   

入附表3,再入主表

   
   

二、减计收入

   
   

三、加扣除

   
   

四、免所得

   
   

五、

   
   

税额式优惠

   
   

直接入主表

   
   

六、创业抵扣的应纳税所得

   
   

基式优惠

   
   

入附表3,再入主表

   
   

七、抵免所得税额

   
   

税额式优惠

   
   

直接入主表

   

  核定方式征收企所得的,不适用小型微利企适用率。

                       
   

  【例1·单选题】(2010年)企所得年度申表附表三《纳税调目明表》中所列老保医疗险属于( )。
   
  A.收入类调
   
  B.资产类调
   
  C.扣除类调
   
  D.与取得收入无关

   
   

  

   
   

『正确答案』C

   
         
   

  【例2·单选题】(2012年)下列可享受优惠政策的目中,不通所得税纳税表之附表三《纳税调目明表》做纳税调减的是( )。
   
  A.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定的境保水、安全生设备资额10%部分
   
  B.国债利息收入
   
  C.疾人扣除部分
   
  D.业为开发新技、新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扣除部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税额式优惠,需要附表五直接入主表,因此是不通附表三去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