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櫃板介紹

 

創櫃板設立目的

 

創櫃版介紹

 

創櫃板對企業之助益

創櫃半助益

 

創櫃板 提供軟實力舞台

 

本文刊載於2014年2月14日經濟日報

台大經濟系教授、財政金融組召集人 林建甫

財政金融組助理研究員 呂帛晏

剛在1月上線的創櫃板,第一波掛牌的19家企業中,已經籌到1億1,018萬元,平均每家580萬元,占實收資本額的10.32%;18家企業完成認購,認購人數達到554人,情況熱絡。短期間能創佳績,在於靈活、切合重點。創櫃板擁有五大特點: 第一創意是掛牌重要標準。創櫃板申請可以由通過「創新創意審查」,或是推薦單位的「公司具創新創意意見書」。創意成為掛牌首要條件,凸顯與過去強調資本、效率的商業邏輯大大不同。 第二,協助企業制度發展。目前有「公設聯合輔導機制」,企業通過創意審查後,必須接受櫃買中心輔導,透過外部資源,讓會計、行銷與內控制度化,使公司體制更趨完善,而且在掛牌後,仍須持續接受輔導。 第三,著重中小企業。在創櫃板掛牌,資本額限制在5,000萬元以下,不然就必須取得國科會、工研院等機構認可推薦,然而國內符合資本額要求企業有50萬家,占總企業比重八成以上,顯示龐大中小企業是主要目標。 第四,推薦單位多元國科會、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縣(市)以上層級政府、國家實驗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商業發展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或其他提出申請經櫃買中心認可機關都可以 第五,籌資靈活。一般投資人每年只能投資6萬元,但專業投資人不受金額限制,讓資金籌碼有更多空間。市場重點在籌資,交易功能相對缺乏,掛牌企業未公開發行,因此未適用證交法、投保法與金保法,交易保障相對受限。

另外,創櫃板的出現,有三大亮點:
首先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原本國內三大證券市場,分別為上市、上櫃與興櫃,不同市場雖有相異的掛牌條件,但都必須要經過公開發行。創櫃板給未公開發行公司籌資機會,免去公開發行,更可降低籌資成本,資本市場服務向下扎根,擴大金融業務利基。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發展受阻,證券市場交易量成長疲軟,居於亞洲主要市場之末,缺乏新業務是因素之一,創櫃板不僅帶來業務新動能,也讓市場範圍擴大,卻不影響企業發展,若符合條件即有機會轉板,讓市場更具層次,外界預估,今年創櫃板可望有十家企業轉往興櫃
其次幫助企業發展轉型國內產業結構主體為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具利基、有彈性、創意十足,但常無法順利成長茁壯,問題出在創辦人多具產業專業背景當企業大到一定程度,財務、內控等會阻礙企業發展,而透過創櫃板,可引入外部資源補足所缺
創櫃板的聯合輔導機制,不僅有櫃買中心資源,同時也結合了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會計師事務所,協助企業進行制度調整,讓內控與會計等架構更趨成熟,並透過募集資金,取得更多發展機會,擴展營運範圍、提高知名度,讓公司發展轉型更為順利。

最後,切合經濟所需國內超額儲蓄、游資問題,資金找不到去路,造成資產價格高漲,而創櫃板提供管道,讓資金導入投資,目前專業投資人投資金額無上限,同時企業取得推薦函,籌資金額也不受限,籌募資金更可幫助新創企業發展。目前掛牌企業中,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生物科技都有蹤影。
新時代思維,知識經濟下,創新成為產業最關鍵的競爭力。創櫃板出現,讓國內潛藏的軟實力找到舞台,台灣企業創意有機會在2014年,隨創櫃板萬馬奔騰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