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萬霖規劃節稅超過三十年!
前言: 靠保險事業與房地產起家的台灣首富蔡萬霖撒手人寰,除了留下據富比世雜誌估計超過新台幣一千五百億的家族財產供後人瞻仰、憑弔外,台灣首富會繳多少遺產稅?節稅規劃到底是怎麼做的?更成為舉國關心的話題。 本文: 蔡萬霖辭世,台灣首家到底留下多少遺產?近日成為媒體八卦的焦點,一開始有人推算七百八十二億,被稅賦專家笑是沒常識,不知道富人都有做節稅規劃。推到最後,有人估三、五億元,部份專家甚至推算只有一、二億元,遺產稅可能繳不到一億。各家說法莫衷一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台灣首富絕不可能成為繳稅大戶。 經營事業高瞻遠屬的蔡萬霖,十多年前就做好分家動作,把主幹國泰人壽交給次子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國泰建設與銀行體系交給老三蔡鎮宇,國泰產險則由老四蔡鎮球負責,老大蔡萬達雖然持股高居兄弟之冠,但因為考量他的身體狀況,最後只讓他做個快樂的投資大戶。 論起節稅規劃,蔡萬霖從三十年前就開始轉移資產,民國六十二年,蔡萬霖即成立霖園投資,隨後民國六十八年成立萬龍投資(民國九十一年廢止),七十年成立萬寶開發和萬達投資,分別將國壽和國建的股權逐漸移轉至投資公司控股。運用投資公司做節稅規劃,以現代眼光看,漏洞不少,不算最高段,但以三十年前的環境論,蔡萬霖的先見之明,讓人不得不佩服。 雖然財政部長林全強調,將細查蔡萬霖生前移轉資產的合法性,但以蔡萬霖的提早佈局來看,恐怕大部份的資產都已在稅法規定的七年核課期間前完成大部份移轉,蔡萬霖住院後所移轉的財產應該寥寥可數,林部長如果想有所斬獲,看來也只有失望一途了。 攤開國泰集團上市公司國泰金控、國泰建設的董監持股明細來看,其中國泰金控由萬寶開發和霖園投資控股,持股比例分別為一九.0七%和一六.三五%,國泰建設則由萬寶開發和國壽退休金握有,持股比例分別為十九.五%和二四.八四%,合計持股均高於三成五。 國泰金目前股本八三0億元、國建則有一六五億元,蔡家旗下投資公司能夠握有前述兩家上市公司各三成五以上股權,代表家族不但透過投資公司做好了節稅規劃,還達到了穩定經營權的目的。 前台灣省會計師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勤實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林敏弘指出,由於投資公司多半未公開發行,股權也大多為家族成員所掌握,如果想要處份所投資的上市公司,因需家族大多數人同意,個人不易肆意亂為,因此兼有鞏固上市公司經營權效果。 同時,國泰集團的兩家投資公司資本額均為四億九千八百萬元,巧妙閃過舊有法令規定「資本額超過五億元需公司股票須強制公開發行」的規定(現已廢除),如此可免除提交財務報告書給主管機關及股權轉讓申報。 小標:投資公司讓國稅局望稅興嘆 而用投資公司達到節稅目的,是一般台灣家族企業慣用的手法。操作模式通常是把個人名下的土地、股票等資產,移轉由投資公司握有,一旦個人身故,因為投資公司股票沒有上市,名下財產課徵遺產稅,就以投資公司股票按淨值計算,課稅金額相對較低。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郭宗銘會計師分析,以投資公司形式來移轉資產,最大好處就是能將投資公司所持有的資產證券化,如此將只要繳交千分之三的證交稅,就能延緩包括土增稅在內的財產交易稅賦。此外,透過投資公司同時持有好幾家上市櫃公司股票,因投資盈虧可互抵,還可以減少投資公司營所稅支出。 如果再細看兩家投資公司背後的股東,發現皆還有一層投資公司,分別由萬達投資與百星投資控股。其中,萬達投資股權集中由蔡萬霖長子蔡政達持有,民國七十五年以前曾直接持有國壽和國建的股票,現在則退居幕後,而百星投資則主要以蔡萬霖次子蔡宏圖主導,至於這兩家投資公司背後的股東現在是誰?因主要董監事非大股東出任,因此無法窺知其全貌。 一位國稅局退休官員推估,前述兩家投資公司背後主要法人股東若是海外公司,一旦大股東移轉股權給子女,因台灣與世界各國多半沒有簽立租稅協定,在稽核上將十分困難,尤其如果移轉時間拉長,分多次贈與給子女或特定人,國稅局想要課稅都是緣木求魚。 小標:基金會扮演節稅的重要角色 以蔡家的投資公司來看,蔡萬霖早已沒有掛名任何董事職位,目前僅在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及國泰建設文教基金會掛名董事長,兩個基金會握有的股權,市值分別是國泰金四千餘萬元、國建六千餘萬元,合計剛好破億元,兩個基金會因持有國泰金與國建股權比例都不足0.三%,可見兩基金會設立目的並非為了穩固經營權。 依據遺贈稅法相關條文和所得稅法規定,營利事業(如國泰金控)捐贈基金會,如不超過當年度所得額的十%,可列為當年度費用,且只要基金會成立時間早於被繼承人死亡時間,則捐贈金額亦不計入遺產總額,因此估計這兩家基金會在節稅功能上仍扮演吃重的角色。 不過雖然蔡萬霖的深謀遠慮讓他的子女取得一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但是他過去採用的節稅方法,仍有其盲點。主要是因為投資公司直接持有國泰企業的股票,投資公司會有盈餘產生,而這些盈餘會為投資公司帶來額外的稅賦。 因為依稅法規定,如果盈餘的產生是在兩稅合一實施前(民國八十七年前),未分配的盈餘超過資本額必須強制歸戶,投資公司背後股東反而要繳股利所得稅,而如果盈餘是在兩稅合一之後獲得,則針對未分配盈餘必須加徵十%的所得稅,如此將會影響投資公司資金的運用。 小標:富人節稅花招百出 對此,信實會計師事務所羅友三會計師就表示,投資公司是早年富人慣用的節稅方法,像王永慶也是用投資公司控股的方式來做資產規劃。然而現階段「股權信託」才是最好的遺產規劃方式,包括施振榮、郭台銘等電子新貴都是採用信託移轉的方式,利用低利率節省大量的贈與稅,他甚至認為投資公司對經營權的維持不若股權信託那樣固若湯池,仍然有發生家族爭權鬥爭的可能。 除了股權信託外,致遠會計師事務所許祺昌會計師指出,保險也是台灣目前大部份富人採用的節稅方式,依遺贈稅法第十六條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後,理賠給受益人的保險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因此透過保險規劃,可以將應稅的資產,透過適當配置,轉換為免稅的資產。 不過由於近日金管會為防止富人利用保險惡意避稅,對於一次以躉繳方式繳交保費的保單,將設限規範,同時要求受益人為要保人本人,因此往後利用保險進行遺產規劃的富人,必須提早分次繳納保費,「臨時抱佛腳」的方式恐將被國稅局嚴厲查稅。 至於用公共設施保留地抵稅、三角買賣移轉、海外資產移轉、虛列債務、將不動產轉變為動產等,都是目前台灣富人常用的避稅手法。遺產稅由於避稅管道眾多,且課徵不易,財政部長林全坦誠,針對遺產稅很容易做租稅規劃,這是世界各國都有的問題,未來遺產稅率可能降低,以強化富人繳稅的意願。 依富比士全球富豪排名,在台灣緊追在蔡萬霖之後的分別是王永慶和郭台銘,照理說這兩人奪冠的機會頗大,但由於郭台銘幾乎都以個人名義持有鴻海股票,讓許多會計師私下為他捏一把冷汗,初估以現在時價來算,至少要繳交三百億元以上的稅賦,如果這些富比士上的常客不積極規劃安排,也許下次富比士排名時,台灣首富可能仍由國泰集團的蔡政達或蔡宏圖以黑馬之姿出線了。(2004.10.4,今周刊張弘昌)
|